道路宽度标准(居住区道路宽度标准)
城市次干道宽度
法律分析:次干道又叫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宽度为25-40米。对于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而言,各级道路宽度如下:快速路40-45米,主干道45-55米,次干道40-50米,支路15-30米。对于人口低于200万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级道路的宽度均有所差异。
城市道路等级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zd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专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
法律分析:快速路大于等于40米,主干道在30—40米之间,次干道在25—40米之间,支路在12—25米之间。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
法律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
道路标线宽度标准
1、法律分析:车行道中心线:白色或黄色,线宽15cm(受路面宽度限制可采用10cm)。车道分界线:白色虚线,线宽15cm(受路面宽度限制时可采用10cm),长度75cm,间隔15cm。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五条 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
2、法律分析:我国现行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的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和警告标线3类。具体尺寸要看哪种标线。指示标线宽10-20cm,禁止标线宽一般不小于20cm。警告标线宽15cm。
3、指示标线宽10-20cm,禁止标线宽一般不小于20cm。警告标线宽15cm。
4、高速公路:边实线20cm,中间虚线15cm。
公路宽度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的一条车道的宽度是5米。标准公路宽度标准:双向四车道2X5,双向六车道2X125双向八车道2/15m。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是指“能够适应年平均日客运量25000辆以上,专用于汽车高速通行,所有出入口都受到控制的高速公路”。
二级公路的标准是路基宽度不低于12米,路面宽度不低于9米;在地形或资金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路基宽度应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应不低于5米。三级公路的标准是路基宽度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7米;受限制时,路基宽度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
根据法律规定,三级以上的多车道公路,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应为5至75米。 中央隔离带的标准并不统一,其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纯水泥制的中央隔离带宽度一般为1米(即中央隔离带两侧白实线之间的距离)。
法律分析:三级以上多车道公路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为5~75米。中央隔离带无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单纯的水泥制中央隔离带宽度为一米(中央隔离带两侧白实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中央绿化隔离带,宽度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形象工程路可以做到几十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