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酸碱对(碳酸和碳酸根是不是共轭酸碱对)
什么叫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是一对以质子得失关系联系起来的酸和碱。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总是对应存在,酸给出质子变成其共轭碱,而碱得到质子变成其相应的共轭酸,这种关系叫共轭关系。如醋酸(HAc)和醋酸根(Ac)、氨 (NH3)和铵离子(NH4)等均为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是指在水溶液中,由一对互相转化的酸和碱组成的一组物质。共轭酸碱对的定义和判别方法 定义 在水溶液中,当一个物质捐出一个质子(H+)时,它就变成了另一个物质,这两个物质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捐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碱。
酸碱 + 质子 即,酸给出质子后就成为碱,碱接受质子后就变成酸。满足上述关系的一对酸和碱称为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acid-base pair)。例如HCN-CN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HCN是CN的共轭酸(conjugate acid),反过来,CN是HCN的共轭碱(conjugate base)。
酸碱定义: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某酸失去一个质子而形成的碱,称为该酸的共轭碱(conjugate base);而后者获得一个质子后,就成为该碱的共轭酸(conjugate acid)。由得失一个质子而发生共轭关系的一对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当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共轭酸碱必同时存在。
共轭酸碱是成对出现的,形式上相差一个质子(氢离子)。酸去掉一个质子就形成其共轭碱,碱加上一个质子就形成其轭酸。HNO3的共轭碱是NO3-,NO3-的共轭酸是HNO3。OH-的共轭酸是H2O,H2O的共轭碱是OH-。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acid-base pair)是常见于有机化学中的概念。一个碱,得到一个质子后就形成了它的共轭酸 一个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就形成了它的共轭碱。
以HA表示酸的化学式:HA(酸)←→A-(碱)+H+。HA是A-的共轭酸,A-是HA的共轭碱,HA/A-为共轭酸碱对。
这种因质子得失而相互转变的一对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是一对以质子得失关系联系起来的酸和碱。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总是对应存在,酸给出质子变成其共轭碱,而碱得到质子变成其相应的共轭酸,这种关系叫共轭关系。
共轭酸碱对是指在水溶液中,由一对互相转化的酸和碱组成的一组物质。共轭酸碱对的定义和判别方法 定义 在水溶液中,当一个物质捐出一个质子(H+)时,它就变成了另一个物质,这两个物质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捐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碱。
按酸碱质子论,酸和碱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统一在对质子的关系上,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 酸碱 + 质子 即,酸给出质子后就成为碱,碱接受质子后就变成酸。满足上述关系的一对酸和碱称为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acid-base pair)。例如HCN-CN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
RH——R- + H+ ,则R-和RH为一对共轭酸碱对,RH为酸。注意只解离一个H+,比如H2CO3——HCO3- +H+,共轭酸碱对为H2CO3/HCO3-,H2CO3为酸HCO3-为碱,HCO3- ——CO3 2- +H+,共轭酸碱对为HCO3-/CO3 2-,HCO3-为酸而CO3 2-为碱。可见,同一物质可以既是酸又是碱。
什么是共轭酸碱对?
1、共轭酸碱对是指在水溶液中,由一对互相转化的酸和碱组成的一组物质。共轭酸碱对的定义和判别方法 定义 在水溶液中,当一个物质捐出一个质子(H+)时,它就变成了另一个物质,这两个物质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捐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碱。
2、共轭酸碱对是一对以质子得失关系联系起来的酸和碱。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总是对应存在,酸给出质子变成其共轭碱,而碱得到质子变成其相应的共轭酸,这种关系叫共轭关系。如醋酸(HAc)和醋酸根(Ac)、氨 (NH3)和铵离子(NH4)等均为共轭酸碱对。
3、酸碱 + 质子 即,酸给出质子后就成为碱,碱接受质子后就变成酸。满足上述关系的一对酸和碱称为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acid-base pair)。例如HCN-CN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HCN是CN的共轭酸(conjugate acid),反过来,CN是HCN的共轭碱(conjugate base)。
4、HA是A-的共轭酸,A-是HA的共轭碱,HA/A-为共轭酸碱对。关于酸碱平衡,在人体来说,体内酸性物质主要来源于糖、脂类和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产物,其次是饮食和药物中的成酸物质及少量酸性物质。体内的碱性物质主要来自某些食物和致碱性药物。
5、共轭酸碱是成对出现的,形式上相差一个质子(氢离子)。酸去掉一个质子就形成其共轭碱,碱加上一个质子就形成其轭酸。HNO3的共轭碱是NO3-,NO3-的共轭酸是HNO3。OH-的共轭酸是H2O,H2O的共轭碱是OH-。
6、RH——R- + H+ ,则R-和RH为一对共轭酸碱对,RH为酸。注意只解离一个H+,比如H2CO3——HCO3- +H+,共轭酸碱对为H2CO3/HCO3-,H2CO3为酸HCO3-为碱,HCO3- ——CO3 2- +H+,共轭酸碱对为HCO3-/CO3 2-,HCO3-为酸而CO3 2-为碱。可见,同一物质可以既是酸又是碱。
求共轭酸碱对的意思
RH——R- + H+ ,则R-和RH为一对共轭酸碱对,RH为酸。注意只解离一个H+,比如H2CO3——HCO3- +H+,共轭酸碱对为H2CO3/HCO3-,H2CO3为酸HCO3-为碱,HCO3- ——CO3 2- +H+,共轭酸碱对为HCO3-/CO3 2-,HCO3-为酸而CO3 2-为碱。可见,同一物质可以既是酸又是碱。
共轭酸碱对是指在水溶液中,由一对互相转化的酸和碱组成的一组物质。共轭酸碱对的定义和判别方法 定义 在水溶液中,当一个物质捐出一个质子(H+)时,它就变成了另一个物质,这两个物质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捐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碱。
按酸碱质子论,酸和碱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统一在对质子的关系上,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 酸碱 + 质子 即,酸给出质子后就成为碱,碱接受质子后就变成酸。满足上述关系的一对酸和碱称为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acid-base pair)。例如HCN-CN就构成了一个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是一对以质子得失关系联系起来的酸和碱。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总是对应存在,酸给出质子变成其共轭碱,而碱得到质子变成其相应的共轭酸,这种关系叫共轭关系。如醋酸(HAc)和醋酸根(Ac)、氨 (NH3)和铵离子(NH4)等均为共轭酸碱对。
以HA表示酸的化学式:HA(酸)←→A-(碱)+H+。HA是A-的共轭酸,A-是HA的共轭碱,HA/A-为共轭酸碱对。
酸碱定义: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某酸失去一个质子而形成的碱,称为该酸的共轭碱(conjugate base);而后者获得一个质子后,就成为该碱的共轭酸(conjugate acid)。由得失一个质子而发生共轭关系的一对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当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共轭酸碱必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