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瓦斯监控对照表图(井下瓦斯突出预兆)
井下瓦斯超限如何治理
1、当监控室发现某测点瓦斯超限时,应该立即将超限地点、超限浓度等信息详细汇报至矿调度室,调度室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联系组织监测区域内的所有作业人员撤出超限区域,等待处理。井下管理人员要及时将人员撤出情况通知调度室。 井下班组长配合瓦斯员用光干涉瓦检仪测量监测地点瓦斯浓度判断瓦斯超限原因,进行处理。
2、处理矿井井下瓦斯超限的原则如下: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瓦斯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
3、①先撤出人员。②用光干涉瓦检仪及其它瓦斯测量仪器测量该地段瓦斯涌出情况,弄清是传感器的故障,还是瓦斯真的超限。③对因传感器故障而显示的瓦斯异常,要通知维护。④完善从发生异常到采取相关措施的有关纪录档案及时更换,对瓦斯果真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4、两种情况:一是一般超限,如果在3%以下,应首先撤出井下工作人员,查找原因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加强通风的方法;二是严重超限,3%以上(5%时撤出人员)时,应报救护队进行处理。解决瓦斯超限的根本办法还是瓦斯抽采。
5、加强井下火源管理 严格火源控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矿井,严格管理井下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引发瓦斯爆炸。 加强培训与教育: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潜在的火源风险。
瓦斯检查员巡回图表如何用cad制作
制作瓦斯检查员巡回图表,可按以下步骤用CAD完成:确定图表要素:明确基础信息,包括检查区域、检查点编号、位置坐标、负责人;明确巡检参数,如检查次数(高瓦斯区每班≥3次,低瓦斯区≥2次)、时间间隔(均匀分布,误差≤20分钟)、巡回路线;确定数据记录区,包含瓦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检查时间、签名栏。
就业方向:从事基层管理岗位的班(组)长、技术员、安检员及操作岗位的瓦斯工、爆破工、测风工、测尘工等工作。 采矿类专业学生可考取证书:中级测量工、制图员、采煤工、瓦斯工、安全检查员、支柱工、爆破工、中级电焊工、钳工、维修电工、综采维修电工、采掘电钳工、矿井维修电工等国家技能资格证书。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开拓需上几个瓦斯传感器?分别是什么地点?
掘进工作面一般最少设置2个瓦斯传感器,T1瓦斯传感器设置在距掘进工作面正头不大于5米的地点,T2瓦斯传感器一般设置在距回风口10--15米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至少需要安装三个甲烷传感器,分别位于工作面混合风流处、工作面回风流中以及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通过这些传感器的监测,可以有效地监控瓦斯浓度变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回采工作面传感器安装位置:上隅角安装T0传感器;往外10米范围内安设T1传感器;在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瓦斯、温度、CO传感器;当回采顺槽巷道大于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设置一个甲烷传感器,在回风道回风流,距出口不大于10米处。掘进工作面:设置一个甲烷传感器,距离迎头不大于5米。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设置两个甲烷传感器,一个在回风道回风流,距出口不大于10米处;另一个在回风道汇入主要回风巷距汇流口不大于15米处。
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一个,在回风道回风流,距出口不大于10米处,报警浓度为百分之一。高瓦斯矿井采煤面甲烷传感器设置2个,一个同前,另一个在回风道汇入主要回风巷距汇流口不大于15米处,设置地点是一般在10到15米。报警浓度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