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怎么读(丞怎么读音)

2024-08-24 106阅读

“丞”字是什么意思?

1、“丞”字的意思是:帮助,辅佐,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读音:【chéng】详细释义 作〈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 zhěng)本义:拯救 (2) 辅佐;辅助。

2、丞:[chéng]释义:1,帮助,辅佐:~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封建时代辅佐主要 2,官员做事的官吏:府~。县~。3,古同“承”,秉承。(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 zhěng)本义:拯救。

丞怎么读(丞怎么读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丞字的原义是「秉承」,辅佐、助理的意思。自秦汉时起,每朝每代县都设县丞,作为长官的助手参与县政的管理,承上启下推行政务。唐朝文豪韩愈在《蓝田县丞厅壁记》中说:「丞之职,所以贰令,於一邑无所不当问。」可是明清时的县丞尽管号称「佐贰官」,却不再是这种承上启下、无所不问的官职。

4、丞 【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zhěng)本义:拯救)辅佐;辅助〖assist〗。如:丞弼(辅佐;也指辅佐的大臣或职位);丞辅(辅助)通“承”。接受、秉承〖bear〗前疑后丞。——《孝经·谏诤章》注 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

“丞”的读音是什么?

丞(拼音:chéng、zhěng)。释义:“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丞”本意即为拯救,读zhěng。后引申为帮助、辅佐之意,读作chéng;多指辅助皇帝的官吏,例如丞相、大理寺丞等。丞相简介:官名。始置于战国秦,又称相邦,为百官之长。

丞这个字的读音是chéng。它在汉字的笔画顺序中,起笔是横撇/横钩,接着是竖钩,再是横撇/横钩,然后是撇和捺,最后结束于一个横。在词语中,丞通常表示辅助或辅佐的意思,例如在古代,丞相就是指那个协助帝王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并统率百官的重要官员。

丞怎么读(丞怎么读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丞 拼音:chéng 笔顺编码:横撇/横钩, 竖钩, 横撇/横钩, 撇, 捺, 横 解释:帮助,辅佐:~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丞有几种读音

丞(拼音:chéng、zhěng)。释义:“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丞”本意即为拯救,读zhěng。后引申为帮助、辅佐之意,读作chéng;多指辅助皇帝的官吏,例如丞相、大理寺丞等。丞相简介:官名。始置于战国秦,又称相邦,为百官之长。

丞拼音:chéng。基本释义 丞(拼音:chéng、zhěng),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本意即为拯救,读zhěng。由拯救引申,“丞”可表示帮助、辅佐。又由辅佐引申指辅助的官吏,这是“丞”字后来的含义。读chéng。

[chéng]部首:一 五笔:BIGF 释义:古代帮助帝王或主要官员办事的官吏。

部丞【bù chénɡ】:古代中央各部的辅佐之官。例: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中丞【zhōng chéng】:官名。即“大中丞“。”例:大家晓得他与中丞有旧,莫不另眼相看。丞辅【chéng fǔ】:辅助。

“丞”,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chéng,“丞”字,“丞”的基本含义为帮助,辅佐,如丞相;引申含义为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如府丞、县丞。在古文中,“丞”通“承”,表示秉承。

丞的拼音和组词?

1、丞郎[chéng láng] 唐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总称。尚书在左右丞之上,也称丞郎。秘书丞[mì shū chéng] 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都丞盒[dōu chéng hé] 盛放文具的盒子。中丞[zhōng chéng] 中丞 zhōngchéng[an officials name] 名。即“大中丞”。

2、丞拼音:chéng。基本释义 丞(拼音:chéng、zhěng),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本意即为拯救,读zhěng。由拯救引申,“丞”可表示帮助、辅佐。又由辅佐引申指辅助的官吏,这是“丞”字后来的含义。读chéng。

3、丞(拼音:chéng、zhěng),声母是ch,zh,韵母是eng,读第三声。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丞”本意即为拯救,读zhěng。由拯救引申,“丞”可表示帮助、辅佐。又由辅佐引申指辅助的官吏,这是“丞”字后来的含义。读chéng。

4、组词: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县丞:知县的辅佐官,正八品,吏部任免,职责是主管全县的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府丞:中国古代的一个官名。丞,通“承”、有辅佐的意思。而府丞指的正是“府”编制中为次官或更低级的辅佐官。中丞:官名。

5、读作:chéng。拼音:chéng,声母是ch,韵母是éng,读作第2声。释义:古代帮助帝王或主要官员办事的官吏:~相。府~。

6、丞读音:chéng。部首一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6画。五笔BIGF,仓颉NEM,郑码XKA,四角17109。结构上下,电码0015,区位5609,统一码4E1E。笔顺:フ,フノ丶一。基本字义:帮助,辅佐: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府丞。县丞。

丞怎么读音

1、丞 拼音:chéng 笔顺编码:横撇/横钩, 竖钩, 横撇/横钩, 撇, 捺, 横 解释:帮助,辅佐:~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2、丞的拼音是:chéng。丞(拼音:chéng、zhěng),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丞”本意即为拯救,读zhěng。由拯救引申,“丞”可表示帮助、辅佐。又由辅佐引申指辅助的官吏,这是“丞”字后来的含义。读chéng。

3、丞(拼音:chéng、zhěng)。释义:“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丞”本意即为拯救,读zhěng。后引申为帮助、辅佐之意,读作chéng;多指辅助皇帝的官吏,例如丞相、大理寺丞等。丞相简介:官名。始置于战国秦,又称相邦,为百官之长。

4、丞这个字的读音是chéng。它在汉字的笔画顺序中,起笔是横撇/横钩,接着是竖钩,再是横撇/横钩,然后是撇和捺,最后结束于一个横。在词语中,丞通常表示辅助或辅佐的意思,例如在古代,丞相就是指那个协助帝王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并统率百官的重要官员。

丞的拼音组词部首

“丞”字是上下结构,它的的部首是“一”。拼音 chéng ,部首 一,五笔 bigf ,笔画 6 。详细解释 丞 【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zhěng)本义:拯救)辅佐;辅助〖assist〗。

[chéng]部首:一 五笔:BIGF 释义:古代帮助帝王或主要官员办事的官吏。

丞读音:chéng。部首一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6画。五笔BIGF,仓颉NEM,郑码XKA,四角17109。结构上下,电码0015,区位5609,统一码4E1E。笔顺:フ,フノ丶一。基本字义:帮助,辅佐: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府丞。县丞。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苦迪号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