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对照表(地形图分布图)
如何看地质地形图
单色地图层次感差,但符号形状、大小、走向及组合规律清晰。如区分等高线与小河沟、大车路、水塘等符号,需从图形、颜色、位置等特征进行判断。等高线显示地貌,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连接而成,构成原理是将山从底到顶按相等高度切开,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
先看图纸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等小细节,确定具体的位置、精确度等相关信息。 看图例确定地层的顺序,图例一般放在图例左侧,自上而下,由新到老进行标注。 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属于剖面线,表示这个方向已经作了刨面图。 分析地质内容要从整体到布局再到整体。
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层柱状图。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特别是可了解本区有哪些时代的地层、岩石类型、岩性特点、地层接触关系,即对地质图幅有一总体的概念。
只需在搜索框中输入“China”,就可以找到中国的地形地貌图。访问网站 http://earth.google.com/download-earth.html 下载安装程序,开始探索中国的自然风光吧。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在线资源可以提供详细的中国地形地貌信息。例如,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提供了大量公开的数据集,其中包括中国各地的地形图和地质图。
要准确解读地形图,首先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线的数值反映海拔高度,可计算温差和地面实际距离,疏密程度指示坡度陡缓,形状则揭示地貌类型。等高线有特定规则,如同线等高、等高距一致、封闭曲线且不相交等。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的交角有助于识别地形特征,如山岳鞍部和山谷形状。
确定地图的方向 确定地图的方向:地形图通常采用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作为主方向,根据地图上的方向标来确定方向。了解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地形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尺度。通过比例尺可以了解到地图上的长度、高度和深度等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
山东主要有哪些平原和丘陵?
[指图讲述] 我国丘陵在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上,东南丘陵则分布在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它包括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闽浙丘陵(武夷山以东)和两广丘陵(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地势最高,地貌类型复杂。大部分地面海拔500米左右,有泰山、沂山、蒙山、鲁山等中山和低山。 山东半岛丘陵区位于胶东半岛,由古老的变质岩组成,海拔多200~300米。崂山、昆嵛山等中低山突出于群丘之上。
山东省地势中部高起,主要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东部半岛大多为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 西部和北部则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属于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山东省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丘陵占12%,洼地占1%,湖沼占4%,平原占55%,其他占8%。
山东地形以丘陵为主。中部突起的部分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而东部半岛大部分是波状丘陵,西部和北部则是黄河冲积平原。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位于沂沭大断裂带以西,黄河、小清河以南,京杭大运河以东。这里是全省地势最高、山地面积最广的地区,拥有众多千米以上的山峰,如泰、鲁、沂、蒙诸山。
山东地势以平原为主,海拔高度整体较低。山东地形复杂,东部是半岛,西部及北部属黄泛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地貌类型多样,包括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山地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余主要是平原。
碎部测量是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挑选碎步点,确保选取的地物和地貌特征点以及地物轮廓线的转折点准确无误; 接下来,开始测量工作。在控制点处正确架设全站仪,开机并对中、整平; 打开预存的测绘文件,在测站设置中完成测站定向; 完成仪器定向后,进入“测量”状态。
碎步测量是一种评估人体运动速度的技术。在RTK(实时动态)测量中,可以应用碎步测量来确定人的步伐速度和步频,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设定一个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方便记录步数与距离。接着,使用GPS、全站仪或RTK设备对起点和终点进行定位,并记录其坐标。待测者站在起点,准备进行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是指在控制网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的散点测量。在地形测绘中,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被称为控制测量。而碎步测量,则是将测量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进行各地形点的采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碎步点是指决定地物地貌平面轮廓的特征点的统称。
碎步测量是在控制测量建立的控制网基础上,进行的各地形点采集工作。它主要用于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帮助建立详细的地形地貌模型。碎步点的概念:碎步点是决定地物地貌平面轮廓的特征点的统称。这些点通过测量获取其坐标信息,从而描绘出地形地貌的轮廓。测量方法:在已知点上架设仪器,进行对中整平。
输入新镜高并瞄准:输入下一个碎步点的镜高,瞄准棱镜进行测量。保存坐标:测量结果自动保存到坐标文件中,按此方法连续测量并保存所有碎步点的三维坐标。注意事项: 保护测量仪器:确保全站仪等外业测量仪器、工具得到妥善保护。 草图标记:每测完一个点,在草图上做标记,以便明确已测地物。
在进行碎步测量时,首先需要准备一系列工具,包括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等,同时还需要计算器、铅笔和橡皮等辅助工具。具体步骤如下: 安置仪器:在控制点A处安置好经纬仪,并量取仪器的高度。
地理图表类型有哪些
地理示意图按照表达的内容可以分为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模式示意图、地理演变示意图和地理关联图等。( 1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初中地理常见的地理原理示意图主要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等。
本文将深入探索数据可视化图表类型之一,即地图类图表。这些图表以地理空间数据为背景,通过图形的位置、大小、颜色来展现数据的地理位置,成为理解地理分布、趋势与模式的有力工具。首先,我们来认识地理热图。这种图表用于展示特定事件发生的位置,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通过颜色变化直观呈现。
常见的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等。
地形符号
1、是有林地或苗圃 2是旱地,3是菜地标志,4是灌木林地 5是未成林造林地 6是经济林地,7是疏林地。
2、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地形图符号主要分为三类: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地物符号包括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面积符号。比例符号是按实际大小缩放的,用于大物体,如房屋、农田,用实线或点线表示(图1-35)。非比例符号用于无法按比例描绘的小型地物,如测量点,用放大符号表示位置(图1-36)。
4、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将地图上的地物符号归纳为六大类:地形地貌符号、水系符号、植被、交通、居民地与境界。地形地貌符号包括等高线、山峰、陡崖与冲沟等,以勾勒出大地的起伏与形态。水系符号涵盖河、湖、海、泉、渠等,描绘水体的分布与流动。
5、地形图的符号是用来表示地表形态、地貌特征以及人工构造物的图形标记。在地形图中,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地形元素。例如,等高线是用来表示地面高程变化的连续曲线,通过等高线的疏密和闭合情况,可以判断地形的起伏和坡度。点状符号,如三角点或圆点,则用于标示特定地点的信息,如山峰、谷底、控制点等。
6、地形图中常见的符号与标志为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地形地貌的表示,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读地图信息。以下是部分重要符号的说明:序号1: 7-1房屋 - 表示地上建筑物,可用于住宅、商业等用途。7-2 在建房屋 - 指正在进行建设的房屋。7-3 破坏房屋 - 表示已被损坏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