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各种版本对照表图(易经各种版本对照表图片)
六十四卦吉凶对照表
1、六十四卦中的吉卦包括:乾为天、坤为地、水地比、地天泰、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地泽临、山火贲、地雷复、山天大畜、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雷天大壮、火地晋、风火家人、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地萃、地风升、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风山渐、雷火丰、兑为泽、水泽节、风泽中孚、水火既济,共33个。
2、起卦方式:通常用三枚铜钱占卦,每掷一次得到一爻,掷六次得到六爻并排成卦象,确定六十四卦之一来占卜吉凶;后世也有简易占法,掷一次铜钱即可。卦象意义:透过六十四卦组合,反映六十四种不同事务、情境、现象、特定环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运作法则。
3、履卦(乾上兑下):踩虎尾未受伤可亨通。泰卦(坤上乾下):象征万事如意,做事亨通。
4、- 乙卯「临」:丁卯「损」,已卯「节」,辛卯「风泽中孚」,癸卯「归妹」。- 甲辰火泽睽:丙辰「兑」,戊辰「履」,庚辰「泰」,壬辰「大畜」。- 乙巳「水天需」:丁巳「小畜」,已巳「大壮」,辛巳「有」,「泽天夬」癸巳。
5、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易经 六十四卦 全文。 易经64卦全文 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必背口诀十二地支十天干,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甲(jiǎ)——阳刚之木,栋梁之才。 乙(yǐ)——温柔之木,生机勃拦含勃。 丙(bǐng)——炎上之火,光照明亮。 丁(dīng)——文明之火,细腻温和。 戊(wù)——稳重之土,博大精深。 己(jǐ)——包容之土,静谧深沉。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天干地支 地支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记忆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因猫深思无谓神游四海。天干 记忆版,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无计更新人亏。十天干歌 阴阳属性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十三经》,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_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易经数字对照表
1、数字1代表坎水、数字2代表坤土、数字3代表震木、数字4代表巽木、数字5代表中央土、数字6代表乾金、数字7代表兑金、数字8代表艮土、数字9代表离火。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29卦,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
2、在《易经》的卦象中,数字“一”代表乾卦,象征着天。 数字“二”代表兑卦,象征着泽。 数字“三”代表离卦,象征着火。 数字“四”代表震卦,象征着雷。 数字“五”代表巽卦,象征着风。 数字“六”代表坎卦,象征着水。 数字“七”代表艮卦,象征着山。
3、在《易经》的体系中,0至9的数字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五行属性。其中,1和3代表着木元素,2和4象征着火元素,5和6对应的是土元素,7和8代表金元素,而9和0则象征着水元素。 五行理论中的阴阳进一步划分,将9归类为阳性,而0则被归类为阴性。